江西横峰:多举措抓“党建+教育扶贫”促横峰教育快速发展拔穷根 默认日记本
江西横峰:多举措抓“党建+教育扶贫”促横峰教育快速发展拔穷根
今年以来,为大力弘扬新时期方志敏精神,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,江西横峰县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“扶贫必扶智,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,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”等重要指示精神,以抓好“党建+教育扶贫”为引领,按照“扶贫先扶智,斩断穷思维”的思路,多措并举用好、用活中央各项扶持政策,尤其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目标,积极发展乡村教育,加大教育改革与投入力度,确保不让一户贫困户因学致贫返贫、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辍学,提高教育精准扶贫的水平,促横峰教育快速发展,最终拔掉穷根助推横峰脱贫摘帽。
以清贫为核心的方志敏精神作为横峰教育发展的动力源泉。江西横峰是革命先烈方志敏“清贫”精神首创地和“八个代替”发源地,为着眼提升22万横峰人幸福生活品质,以“秀美乡村、幸福家园”创建活动为抓手的江西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大胆尝试已初具规模,使得“秀美横峰”、“幸福新横峰”已经成为该县最靓丽、最自豪的名片。尤其是今年秋季编辑出版的中小学地方教材《幸福新横峰》已经进入课堂,这些宝贵的非物质遗产和以“清贫”为核心的方志敏精神是该县取之不尽、用之不竭的精神食粮和动力源泉。
持续加大投入,补齐教育扶贫短板用知识斩断“穷根”。“让横峰县所有的贫困群众早日脱贫,尽我们之所能,这既是社会民生工程,也是我们的政治责任。”这是横峰县委、县政府对贫困户作出的铿锵承诺。字字句句,彰显为民之情怀。扶贫必扶智,扶智是着眼于未来的扶贫。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创造更好的条件,让他们有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,见到更广阔的世面,有更现代化的思维,他们以后就有可能成为改变一个家庭面貌、地区面貌的核心力量。该县各级党委和政府以改变下一代“思想贫困”状态为重点,将更多的资金用于教育扶贫,相比之下教育见效虽然慢一点,却是脱贫“釜底抽薪”、彻底拔穷根之策。近年来,随着该县进城创业就业人数的急剧增长,城区就学人数的倍增,城区学位日益紧张,为了破解这一约束该县教育发展的瓶颈,2015年以来,该县在进一步优化教育网点布局的同时,先后实施了120个项目,新建改建校舍面积3.6万平方米,维修改造学校80所,维修校舍面积3.13万平方米;2017年全县招录110名教师全部安排到偏远乡镇农村学校任教,先后投入资金2800万元,建成300套教师周转房,解决乡村教师住宿问题,教育精准扶贫,就是要让乡村教师“下得去、留得住、教得好”,由此补齐贫困乡镇教育扶贫的短板。
三项措施全力抓好“党建+教育扶贫工作”。按照“扶贫先扶智、斩断穷思维”的思路,江西横峰县委、县政府狠抓“党建+教育扶贫工作”,帮助学生接受良好教育,在家农民掌握新技能,找准发展方向,走出精彩人生。一是抓牢资助体系,助推求学动力。该县不断从学前教育、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三阶段建好资助空间,狠抓学前教育免补工作和教师队伍,不断落实义务教育“两免一补”,发放教育相关补助资金200万元定额补助寄宿生费用,做好营养改善工作,办理大专院校贫困生生源地助学贷款,为新考上的本科贫困生送去奖励资金,破解上学资金难题,助推求学新动力。二是强化帮扶措施,坚定思想态度。该县不断通过干部教师结对帮扶、圆梦助学和留守儿童教育管护来坚定求学态度,建立师生“一对一”、学生“一帮一”的结对帮扶机制,以平等交流、心理辅导和学习指导进行全方位关心帮扶,利用圆梦助学项目,惠及更多贫困学生;同时按照“六位一体”的工作要求,深化完善留守儿童教育管护工作。三是巧用保障机制,拓展致富门路。该县充分运用大学生创业资金扶持、税费减免、创业就业培训等相关政策,增加创业渠道和就业保障。该县11个乡镇(场办)、扶贫办联合乡中心校统筹优秀教师,集中给在家农民传授实用技术、产业化技能,做好“雨露计划”培训,夯实劳务输出工作,建立政府引导、企业帮扶和群众自愿的联动机制,提高致富增收本领,助推横峰脱贫摘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