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三高士” 墓抒怀

一种敬仰之情,让我走向了朝拜的圣地:“三高士”墓。

远离尘嚣,孤零零地安睡在松江的天马山上。弯曲的山路引领我走向元朝,走进诗人杨维桢、钱惟善、陆居仁的最后安息地。只见它空灵

阅读(572) 评论(0) 推荐(0)

被世人铭记的,毕竟是少而又少,也许只有生命的意境了 。

童年的天真烂漫,经得住美丽无遐的频繁诱惑,一手在握,永不丢失。

纯净的生活,处处有一首首蝉鸣而留香的歌,让枝条上的绿色,感受春天的温暖。

阅读(801) 评论(0) 推荐(1)

松江之韵

这是一个值得去的美丽城市---松江。它令人无限地向往,它引人细细去品味。松江,是一座有着丰厚底蕴的文化古城,又是一座具有前瞻性的新城。松江景象,古朴与自然浓为一体。九峰十二山联成一片,山

阅读(1430) 评论(0) 推荐(10)

一个微笑泛起一片月红

让害羞推开朦胧的心门

那丝温柔,落在饥渴的怀里

一句柔声独步心田

不停地缝合昨天和今天

熟透的信词,盖过一脸阴云

眼中滑落的对语

鼓起佝偻的月光身影{

阅读(916) 评论(0) 推荐(0)

记忆,在自吟

守着一份宁静

深情,将每一次回眸收藏

把一个个微笑当作色彩

细数一段路程

眷恋,填满所有空白

初状的爱无需雕饰

一席淡淡的话语

感悟,人生亲吻的味道

阅读(1170) 评论(0) 推荐(1)

松江文化的思考(一)

作家黄忠杰

我以为,在松江文化中,一个不容忽视的部位可称之为“隐士文化”。随之而来,许多古文化、古遗迹似乎都与这隐士的行迹有关。为仕而隐,不为仕而隐,因仕而隐,来了一时意

阅读(904) 评论(0) 推荐(0)

《松江文脉》一书,最让我动情的是,那些历朝历代的松江文化人,也是中国级的文化人,有的还是世界级的文化人,他们用自己的全部生命揭示了文化的深层奥秘。

我在寻访考察、反复思考、专心写作那些文化前辈的过

阅读(985) 评论(0) 推荐(1)

这部文化大散文,长达五万多字。自以为是“精选”,但绝不是精品。 只能说,这是我在故乡的漫漫古道上,一路寻访,一路思考所形成的点点滴滴,用五万多个汉字一个个地堆积成了这部长文。在这部作品中,我用自己的一

阅读(1250) 评论(0) 推荐(1)

与黄忠杰老师在不经意中已经认识了近3年了,在我的脑海中,始终把初识于文字的感官镌刻在心。刚拜读黄老师的文章就让我觉得他文字的真实,文笔的流畅,所以一直内心保留着对他年轻的印象,也在文学的旅途中谙熟一个

阅读(1162) 评论(0) 推荐(4)

我深爱自己的家乡——三泖九峰间这块神奇的土地。然而我不想以空洞的言辞矜夸家乡“地灵人杰”、“秀甲天下”,虽然她确实是一幅刻在我心中的山水长卷,虽然她以“江山代代人才出”的人文奇观令我肃然。

我常常

阅读(1312) 评论(0) 推荐(3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