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让一个生活在农村的小学生书写自己眼里的四季,若让他只是静静地长大,那份对于季节的初识是否会随着旅途而被遗忘呢?
那时,在我眼里,四季仿若一张巨尺幅,好像只有老成者才可以泼墨挥毫,因为只有他们有足够的阅历足够的积淀画出历史的纵横,人生的墨迹。可如今想来,纵然这巨幅有关生命,有关人生,莫不在叹息时光易逝,劝人且惜光阴。而当这主线又与孔夫子“逝者如斯夫,不舍昼夜”的感叹不谋而合时,倒不如来句“古今…
自从有了那首诗
我不再寻找风景
秋叶飘零时我走过
却在寻找另一个
看风景的人
自从有了明月和梦
我不再独守伤感
思念成泪时我缄默
却在装点又一次
难舍的梦
可最后
红叶将我惊醒
泪一直流到心里
我爱上了
走进这风景…
也许是秋风未及,我走在了秋风的前面,足音所及,竟有落木飘落。香叶飘零,似被惊起,静落心间。
红叶飘飞的季节,有过多少寂寞苦痛的诗者在行吟,多少伤感似被他们说尽。驻足、仰望、触摸、思考,人生从一片红叶的飘零时读懂,解透。然而香叶依旧在飘,依旧在舞,任是萧萧而下还是落红有意,她好像并不独守那份唯美。
该是你,无暇追逐,有心寻觅之时,却又偶遇了一番新意,一番暂新的飘落。而当你真真走过,惊起一树香…
读满六年的书,我尝试着写过四季。细想起来,那时的心情,确是一种崇敬间于欣赏的愉悦。春暖夏盛,秋收冬藏,四季的印象在我心中是如此的神奇、神圣,以至于我竟想起涂鸦一篇赋。一篇一万言的《四季赋》,如今想来都心生感慨,似乎那时的四季就是我的生活所在、生命所悟,而不仅仅是流逝的时间。
在我眼里,时间仿若张丈八丈六的巨尺幅,当然只有老成者才可以泼墨挥毫,因为只有他们有足够的阅历足够的积淀画出历史的纵横,人…
如果是轮寻常月,
游子有心将思念寄放,
银钩虽缺,可盛我字字想往,
玉盘光洁,即攒我时刻祈盼。
怎又遇着中秋月,
滑落的思念,滚落的祈盼。
婵娟无意,教会这游子感恩,
我将这想往与祈盼捡拾书写,
点缀在月下,
温暖那心的一方。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