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不走的
还是走了
驿站空空
苦苦期盼
昨天越来越多
明天越来越少
说要走的
却留下了
伤痕累累
慢慢忍耐
白发越来越多
黑发越来越少
。。。。。。。。
从兰州出发,西行2000公里。每次进入河西走廊,火车风驰电掣,当前面没有了人家、手机没有了信号,思绪万千,便开始遐想,也是瞎想。
北边的马鬃山依然是寸草不生,黑山偶尔显现丹霞地貌。我知道,山的北部
我讲述的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个真实的小故事。
四月的渭河两岸,花儿飘香,景色宜人。早晚温差很大,早晨起床,还阵阵微寒。渭河的水还是刺骨的冰冷。有一位头发花白,年近六旬的老妈妈,身背干粮袋,沿着河边一
从小镇向南40公里,经过温泉,一路漫山遍野的油菜花、养蜂人,景色宜人。继续南行,再行20公里,走进老林深山,便是李子沟。
去年汽车行走的新开山路,45度坡度的盘旋临时山路,让人想起来心有余悸,大板
站在阳台上,看着远处灰蒙蒙的山,有点烟雨江南的味道。想起那句“云青青兮欲雨;水潺潺兮生烟”的句子来。院子里雨打积水泛起一串串水泡 ,看着看着,突然想出去走走!喜欢南国的毛毛雨,相思豆,有一种阴柔之美。
早晨踏霜露,午间睡墙角。白天苦干盼天黑,夜里想着多加班。
一日有三餐,两顿吃面条。多干一时喝口酒,省得两元买盒烟。
衣服添臭味,头发变长毛。被褥四季不见光,衣服常湿很难干。
电话三两句,家
杏花飘落桃花散去似乎发生在昨天,站在滚滚麦浪边, 感慨时间过的好快!
炎热的夏天中午,独自站在阡陌纵横的农田边,看着一片片快要成熟的麦田,泛黄的麦穗沉甸甸的,随着微风掀起阵阵波浪,这景致,不陌生,
今年过年在老家,老家在农村,是革命老区。1936年红军北上有短暂停留,那时有很多中央领导人经过,之后70多年再没有中央级别的大人物来过。今年春节,总理来访,视察,慰问,自然是全县人民的大事。
已经
坐在儿子宽敞亮堂的教室里开家长会,听儿子班主任洋洋洒洒侃侃而谈,思绪却回到了三十年前我的儿童时代。 同样是十岁左右的年龄,时代的发展,却把我和儿子的童年划出了很深很深的代沟,我儿时所拥有的,儿子这个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