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发布日记:默认日记本 感受涪陵银川酒店的自助中餐2014-07-21 17:20
- 评论文章《凭栏观雨》2013-05-02 07:45
只要有心,随处都有美的发现
- 评论文章《走在老街》2013-05-02 07:43
美的回忆
- 发表文章挑担红苕到武中2013-05-01 17:09
欣赏
我读初中的时候,国家的政策是考上初中的农村学生和技校生一样转为城市户口,享受国家供应,只有筹钱的苦恼,没有筹粮的苦恼。读高中的时候,党和国家关于“调整---”的方针取消了这一政策,学校规定每学期农村同学要缴70斤细粮,100斤红苕。细粮好办,可以卖给粮站并凭学校的通知书办理粮食转移关系。然而粮站不收红苕,就只能由学生自己带到学校去。我们家境贫寒,凑足学费和伙食费都困难,哪有钱搭车上学呢,因此,红苕…
捉 黄 鳝
童年的武胜,冬水田特别多。冬水田除了热天种水稻,其余时间都闲着,其主要功能好像就是蓄水。因为那时不象现在到处都有水利设施,需要有冬水田蓄水来灌溉山坡坡上的干田。冬水田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养鱼。但那时养的都是野生鱼,也没有哪个将养鱼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。只是选一几块大冬水田,将田缺口用竹子片片编的网网栏上,平时将捉住的鱼有意识地放进去就是了。至于黄鳝,虽然有“鸡鱼蛋面不如火烧的黄鳝”一说,…
游览了桂林的“两江四湖”、“三山二洞”,参观了桂林的市容市貌,了解了桂林的市井人情,一个“山奇水秀人美”的桂林城,深深地烙在了我的脑海里。
桂林山奇,奇在平地拔起,独立成峰,神姿仙态,惟妙惟肖。独秀峰如出土春笋亭亭玉立于市中心。象鼻山似大象吸水于漓江边,骆驼山像一只温顺的骆驼蹲在地上,老人山尽显长者从容而慈祥之风范,——-。孤峰、峰丛、峰林,星罗棋布,疏密有致,森列无际。
桂林山奇,还奇在…
写这个题目,大有“城乡统筹是个框,什么都往里面装”之闲,其实并非如此。
“小寒大寒,杀猪过年。”在川渝农村,家境稍微好一点的,杀年猪是不用说的事。尿素等化肥在中国普及之前,种田就靠施有机肥,养猪是积蓄有机肥的主要途径,所谓“养猪为种田,养鸡为找零花钱。”讲的就是这门子事。那时养猪,没有什么添加剂,猪儿不养10个月以上是养不…
在哈尔滨,问到海参崴,人们就会告诉你:海参崴是中国人的叫法,俄罗斯人叫符拉迪沃斯托克。是因为1860年沙俄强迫满清政府签定《中俄北京条约》,将包括海参崴在内乌苏里江以东的4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让给了俄国。1862年,沙俄政府将海参崴改名为“符拉迪沃斯托克”,意即“控制东方”。既然到了哈尔滨,还去实地考察一下这个具有特殊历史的城市吧!
我们这个旅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