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乡的村西,有一条河,叫“清凉江”。我小的时候,那河全然不是后来一个时期经常断流、水质发黄的样子:水面宽阔,水流平缓,鸟飞晴空,鱼游浅底,“日出江花红胜火,春来江水绿如蓝”是它的春天;“清江一曲抱村流,长夏江村事亭幽”是它的夏天;秋天是“落霞与孤骛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”;冬天则又是“夜闻干戟来向西,朝见冰河又松身”了。

清凉江其实不是什么名江大川,览《水经注》河流千二百条,竟无一与之相类。至于…

阅读(592) 评论(0) 推荐(0)

最近几年,不知是因为阅历的堆积导致了“审美钝化”,还是日趋条理化的生境格局本身使然,总感觉周围的一切张扬和躁动都在降温,即使春天这样的“季节”也不例外。

汽车终于驶出这个对季节毫无感觉的城市,驰向我心中那个“永远的老屋”。

冀东南的春天,历来的印象是“风多绿少、人畜匆匆,马达遍地,渠水湍湍”,现在重新零距离地感受春天,多的是一种扑面的和谐与自然:柏油路边的衡水湖,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,湛蓝色…

阅读(1235) 评论(0) 推荐(4)

[“清风明月”一下班就走进中国交友在线,打开读不懂为她设计的交友小屋,同时打开QQ聊天在线]

清风明月:你好!你给我设计的、并亲手用板子搭建的小屋太漂亮了,我刚在里面小憩一下,打开音响《回家》,吃上几口你放上的冰淇淋,外面有绿树、蓝天和风的陪伴,舒适而又惬意。

读不懂:哈哈!太客气了,我只是按照我的理解和审美观为你建造的,肯定有不符合你自己的审美要求之处,你自己改造好了。

清:只是插图…

阅读(1391) 评论(0) 推荐(0)

场,是中国几千年古老生产方式的重要见证和载体:《诗经》“九月筑场圃,十月纳禾稼”,说明其至少存在于中国的农耕文明;孟浩然“开轩面场圃,把酒话桑麻”、方文“委巷通场圃,高人此隐居”表明其千百年来一直在人们社会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——实际上场,真正淡出中国广大农村生产方式,仅仅是普及农业机械化这三、二十年的事。

我们老家门前是片水塘,水塘上边,过去就是半个足球场大小的打谷场。在我童年的记忆里,那场…

阅读(1789) 评论(0) 推荐(1)

再有半月,我们这个固守了4年之久的五口之家就要迎来添丁之禧——一双“龙凤胎”孙宝宝的面世!

“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”——我们也不例外,从儿媳怀孕大约3个月、并确定为“龙凤胎”那天开始,我们就把迎接这两名家庭小成员的到来当成头等大事。整个孕期儿媳该做什么自不用说,儿子主要配合儿媳的安胎保胎工作,先后3次驱车北京妇产医院、每隔半月去本市哈院,检查胎况,质询专家;老伴充当“营养师”,根据儿媳挑剔的饮…

阅读(2618) 评论(0) 推荐(0)